陈清平的弟子们又各创拳架如:李景彦创“忽雷架”、和兆元创“代理架”、武禹襄创“武氏太极”,和兆元的徒孙郑悟清又创“悟清架”,而武禹襄的徒孙郝为真的弟子孙绿堂也创“孙氏太极拳”。

然只有陈清平传给武禹襄时保持了原有的十三势拳,而赵堡的其他传人十三势拳都失传,当武禹襄得传的十三势拳传到郝月如、孙绿堂时也失传。

(三). 唐村太极拳

目前在唐村李氏后人中,尚未发现有人练千载寺原传十三势拳的,据说还有人练李仲、李信、陈王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是否有所改变不得而知,王堡村的情况也如此,然王堡枪还有人练。

从《李氏家谱》上得知,从李氏第八代李春茂开始,李氏的历代后人尤其是到十二世李鹤林为止,都曾去多省、市传艺,常授徒数千人,但奇怪的是至今未见有李氏所传的十三势拳,甚至未见有人练李仲、李信、陈王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

(四). 济源勋掌村“神拳”

二00六年底,友人告知在河南道家圣地,王屋山脚下的济源克井镇勋掌双峰村发现与心意拳、太极拳有关的拳谱资料。本人即与友人同往济源考察,有焦立武先生是勋掌双峰村人,练该村原家的“神拳”。焦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出示拳谱,内容有

养生功、神拳九要论、拳论、交手论、四路神拳等名目。原谱还附有《太极拳经》的内容,是抄自原河南省博物馆长关伯益于民国元年在北京的抄本(关在北京可能抄自杨、吴的传人抄本),故此部分价值不大,其中的“神拳

九要论”曾由济源的郑濂浦从原作杰处抄录带到北京,给在清华大学任武术教师的李剑秋,李于民国初发表在其《形意拳术》一书中。

    焦先生说:神拳主要由“四路神拳”组成。为了分清“神拳”究竟是“心意拳”、还是“太极拳”、或是其他拳,我们请焦先生做了表演并拍照摄影。从焦先生的演练中,我们弄明白了“神拳”原来是太极拳类的,与赵堡太极、陈氏太极有相似处,但也有

不少区别,其动作名目区别也大。据说“神拳”历史上出名的有道光年间原迷和,以及清末民初的酒一和等,那么济源的“神拳”究竟来自何处?

从《李氏家谱》上得知,李氏有不少代人在济源做生意、教拳,第九代李友参加李自成部队受伤后,曾隐居在济源,李氏第十世李元善也在济源教过拳,因此济源的“神拳”很可能就是李仲、李信、陈王廷所创的“太极养生功”。在陈氏拳

谱中说有二套、三套、四套、五套拳,后四套失传,失传的四套是否就是济源的四套“神拳”,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勋掌村的四套“神拳”,也绝非千载寺原传“十三势软手”。
         .太极拳谱

1.武禹襄之兄武澄清于1852年在河南舞阳任知县时求得一本拳谱,后文称“盐店本”。
(按:武澄清还未中进士时,其同里杨露禅早已学成太极拳并在乡里传授,武澄清的幼弟武禹襄也向杨学过,但由于杨保守,武仅知大概,因此武澄清未上任前已早闻太极拳大名了。武氏太极传人郝少如曾说“武澄清到舞阳任知县后,闻舞阳

盐店有太极拳谱,便往而求得”。太极拳谱到陈长兴那一代陈家沟已失传,陈长兴曾用心意门的理论即“九要论、心意拳论、交手法”等来解释太极拳。杨家传出的与盐店相同的那本谱是杨班侯得自武禹襄处,杨班侯少年时也曾随武禹襄习文练武。)
 
2. 同治年间,吴全佑等奉杨露禅之命,拜杨之次子杨班侯门下。拜门时杨班侯在端芳亲王府传给吴家“太极法说”的抄本。

   (按:“太极法说”共四十目,内容极丰富,文辞极精彩,理论极精辟。若说“太极法说”也是得之武家,武氏传人也应有之,可武氏传人没有,可见并非来自武家。若说得之于陈家,则更无可能。本人认为吴全佑等拜门时,杨露禅父子在京城已多年,太极拳名

声已大盛,有不少王公贵族都练太极拳,可能有好事者将古传的“太极法说”献给在王府,从文辞上看,应该是明代的作品,究竟出自谁手,不得而知。吴公藻献出此谱曾言:“此书乃先祖吴全佑府君拜门后由班侯老师所授,是于端芳亲王府内抄本,在我家已一百多年,公藻在童

年时即保存到如今。吴公藻识”)

3. 宋远桥述记太极拳、宋书铭传抄“太极功”秘诀十篇。

   (按:此乃1916年袁世凯的幕僚宋书铭所出,宋称其为明初宋远桥17世孙。)

4. 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二首。(注:第二首就是“十三势论”)

5. 唐豪在北京琉璃厂发现的“阴符枪谱与太极拳谱的合抄本”后文简称“厂本”。(按:据说这抄本是乾隆年间的抄本。)

6. 1998年发现的《太极秘术》残本。(按:从序中得知这是一本河南温县外的赵堡太极传人王柏青于雍正六年的承留与著述本。)

7. 2002年发现的河南博爱县唐村,乾隆年间唐村训武堂的讲论本,后简称“唐村本”。(按:据说从纸质上辨,现存本可能是清末民初李氏族人的重抄本。)
   
8.民国牛连元传吴孟侠“太极拳九诀”。(按:据说是杨班侯传给牛连元的,主要是太极拳的用法。)

   上述的盐店本、厂本及唐村本同出一源,而“太极法说”、“太极秘术”及“太极功”则来自不同源。

(二) 拳谱内容析略

1. 唐村本的目录顺序:

   由博爱县魏美智先生提供的唐村本照片,有完整的封面及封底。封面上有“拳谱”二字,并有“未成功器,勿名师门”的小字,第一、二页魏先生没有提供,可能是重要的序文,照片是从第三页开始的,各篇先后次序是:

A.无极养生拳论。B. 十三势论。C. 十三势行功歌。D. 十三势行功心解。E. 太极拳论。F. 打手歌。G. 打手要言。H. 身法。I. 刀法。J. 枪法。K. 打手撒放。 L. 春秋刀诀。M. 十三势(名目)

2. 咸丰年间得到的盐店本的内容与目录顺序除没有无极养生拳论及春秋刀决外,其余与唐村本完全一致(盐店本在“十三势论”及“太极拳论”处有标题及注,而唐村本无)。

3. 厂本的目录顺序:

a. 阴符枪谱序、自序           b. 春秋刀诀              c. 十三势论。
d. 太极拳论                   e. 十三势歌              f. 十三势行功心解
g. 打手歌十三势行功心解       h. 十三势名目。

(按:“太极拳解”是李亦畲所加的名目,原谱均无)

    最有意思的是盐店本与厂本虽然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但十三势论、太极拳论都有同样的标题及注:

《十三势论》的标题为:先师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太极十三势论。
 注为: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    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论》的标题为:山右王宗岳先师太极拳论。
  注为:此论句句切要在心,并无一字敷衍陪衬,非有夙慧者不能    悟也,先师不妄传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这两篇的标题及注已说明是张三丰著的十三势论,后传至王宗岳,并由山右王王宗岳承留,而再下传。

盐店本之所以发现在舞阳,可从《李氏家谱》的记载中有找到原因:李仲的五个儿子长元钦,次元臣,三占鏊,四元善,五元明,早年都随他在浙江读习,文武双修。元钦习十三势拳剑枪法,成为名家,一生以传拳为生。元臣精于拳术,先后在安徽

与河南舞阳传拳,培育不少弟子。元善习十三势拳剑枪法,为武学训导名师,门弟达于数千人。元明习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剑、枪法,在杭州武林界享有盛名,夫妻二人有武功高手之称。

即从李元臣起李氏族人边在舞阳“传拳育弟”,边在舞阳开盐店。到了李鹤林辈也在舞阳开有盐店,之后,又将盐店交其子李永达以及李永达的儿子李嘉臻、李嘉际照管。李永达年老之后,又由其子李嘉臻、李嘉际照管。李嘉际,文武双修,文品武

德高尚,内功修为深厚,不仅武功了得,而且学识修养也名冠当时。

说明盐店本是来自唐村的李氏传人,并且是来自李鹤林后的传人。因不是讲武堂的训论本,故只按一般拳谱的形式存在,即没有某年某月某日的讲经说法之具体时间。而厂本是乾隆年间的合抄本,虽源自李氏家族,但不同于盐店本及唐村本。

 

   第一,内容没有唐村本及盐店本的完整。

   第二,其太极拳论在十三势论后,十三势行功歌前;春秋刀决独立排列在十三势论前,阴符枪谱后,而唐村本的春秋刀诀则排列在“打手撒放”后,“十三势名目”前。

   第三,厂本的十三势目与唐村本的十三势目有八处不同,而唐村本的十三势目却与盐店本的十三势目完全相同。这说“厂本”可能来自李鹤林以外的李氏传人,并极可能来自王堡村的王堡枪传人。

这是因为:王堡枪的第一代王仲锦除在千载寺向董老道学枪外,也向博公道长学了十三势软手,而王堡村的王家与唐村的李家又是亲戚,因此拳谱互通有无非常正常。况且王堡的第五世王安民还是李鹤林的太极拳弟子(《王堡枪谱》序中有:“是时吾

与师兄苌乃周及晚辈霖苍,树志成名,拜唐村李公鹤林门下,发奋深造枪棍拳绝技,功力摧坚,所向无敌,誉名神枪,王堡枪法之源流明矣。”)。

而乾隆年间的民间枪术爱好者山右王,可能是向王堡枪的传人学的枪,并以枪为主,同时也抄了在王堡的太极拳谱,但因非真正传人,或者还“未成功器 ”,所以所学的并不全。

据《王堡枪源流序》对王仲锦编枪谱的记载:“王仲锦,明末清初,王氏六合神枪之鼻祖,受枪法于董老人秉乾,复编注枪谱,有承先启后之功。”

而山右王所作之《阴符枪谱》为乾隆五十六年,此时距明末清初,约150年左右,这就是说《阴符枪谱》晚于《王堡枪谱》成谱时间150多年。

对比两枪谱发现:a. 《阴符枪谱》枪势源于《王堡枪谱》;b. 《阴符枪谱》的执枪特点也源于《王堡枪谱》;c. 记谱方法相同,但层次有高下;d. 《阴符枪谱》与《王堡枪谱》枪法也有差异,《王堡枪》以“八法”为先,《阴符枪谱》以上、中、下三平势枪为主。

另外王宗岳《阴符枪谱》与《王堡枪谱》的内容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差异。

《王堡枪谱》是一部系统的枪棍谱,内容既丰富又精练。在枪棍谱之篇前,有《枪势图》,《枪法精华歌》《枪之用法》,《枪法绎述论》《制胜歌》《神枪八法解》《神枪三法握要歌》《枪棍应用字解》《手、腿、身法》等精华妙论。枪势上录有缠捉棍直解16势

、长打棍直解13势、大使手直解12势、小使手直解36势、小枪直解12势、大枪直解35势、大盖枪直解9势、大返枪直解8势,滴水枪直解8势,斜穿枪直解6势、枪法择要直解14势、倩法直解10势、上法直解10势、 摧坚霹雳棒直解12势 王樵捆柴直解一势,合计共205势。

由此可见,山右王的《阴符枪谱》源自于王堡枪,是对王堡枪上、中、下三势的简要记述,即《阴符枪谱》所录阴符枪诀6则,上平势七则,中平势十三则,下平势十一则,穿袖、挑手、穿指,搭外、搭里17则,计54势,仅占王堡枪法枪势之四分之一,山右王并没有学

到王堡枪的精华,只是一个未得真传的枪术爱好者,但遵师训“未成功器,勿名师门”,所以以佚名氏的形式即“山右王”来编著《阴符枪谱》。

由于山右王不是真正的传人,其抄的太极拳谱也少了好几目内容。而十三势到乾隆年间时,已从千载寺传出好几代。故其十三势目与李氏十二世李鹤林存留的十三势目,虽大部分相同,但也有一部分不同,十三势目到太极大师李鹤林手中可能已重整过,因而与厂本的不同。

而厂本的却与杨露禅的十三势拳目更相近,杨氏的十三势目也是从千载寺道人及蒋发处传到陈氏第九世陈王廷手中,由第十四世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的。这说明山右王的抄录来源可能比李鹤林更早,可能是王堡枪传人王安民上几代留下的。同样,山右

王的抄本也是以一般的拳谱形式记载,而不记讲法训论的具体日期。

    盐店本与厂本的内容说明唐村本是一本训武堂上的训论本,而非原始拳谱的传抄本。

由于唐村本来是李氏从第八世李春茂起到十二世李鹤林在唐村讲武堂的讲经说法的训论本,李氏后人未记下“十三势论”及“太极拳论”的标题与注明而只记录讲课的日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把讲课日期就当作著述日期,是非常不科学的。
 
比如太极拳论后记有: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于唐村讲武堂——李鹤林

打手歌后也有:大清乾隆五十二年丁未岁次二月二日讲与唐村讲武堂 ——李鹤林

“十三势论”后在唐村本中第八页上记有:大明崇祯壬申年二月研拳草论  李春茂
 
     “十三势行功歌”后则记有:大明万历庚寅年岁次春月太室祠传十三势拳歌教训论—— 李春茂

    “十三势行功心解”后记有:  行功心法辩  李仲

(按:唐村本记载的“十三势论”在“十三势行功歌”前,可“十三势论”文后所记载的“崇祯壬申年”却在“十三势行功歌”文后所记载的“万历庚寅年”后,可见“十三势论”是传自千载寺道人。)

从拳谱可知,“十三势论”是太极拳经的源头,无论是“十三势行功歌”,还是“十三势行功心解”都是围绕着“十三势论”而进行的展开与诠释。

然而这么重要的“十三势论”,在李氏第十世李春元的《李氏家谱》序中有关李春茂的著述中却没有提到,而只提到了李春茂著“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

倘若这篇比“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更精辟许多的“十三势论”也是李春茂所作,那么李春茂之孙李元善作为一个太极拳大师不可能会在序中忽视这一篇极重要的论述,只字不提,而将次重要的“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歌”重笔说明。

这说明“十三势论”不是李春茂所著,而是李春茂得之于千载寺的博公道长(李春茂的十三势拳老师),李春茂只是在“大明崇祯壬申年二月”于唐村讲武堂讲解罢了。“十三势行功歌”比“十三势论”讲解的要早,这也说明唐村本并不按讲解的时间进行排列,而是

按照:无太极拳论、十三势论、再是围绕十三势论展开的十三势行功歌、十三势行功解、太极拳论等的次序编排的。

无独有偶,并不传自千载寺,而传自蒋发的赵堡太极传人王柏青,在雍正六年记述的“太极秘术”的残本中“序”之后,第一篇便是“十三势论”,接着便是邢喜怀的“ 太極拳道” 、“太極拳說” ,張楚臣的“太極拳秘傳”,王柏青的“太極丹功義詮”、“太極丹功残本要術”。(按:由于是残本,不知“十三势论”后有否“太极拳论”及蒋发的“拳论”,本人认为应该没有,不然在杜育万的书中,不可能只字未提,由此看来《太极拳论》完全有可能是乾隆年间的李氏十二世李鹤林所著。)

同时在陈鑫的书中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二首。

  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的第二首(实际上就是“十三势论”)如下:

举步轻灵神内敛(舉動周身俱要輕靈, 尤須貫串。气宜鼓蕩,神宜內斂)

莫教断续一气究(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凸凹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气。向前向后,乃能得机得勢。有不得机得勢處,身變散亂,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左宜右有虚实处(虛實宜分清,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意上寓下后田远(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則有后,有左則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斷,乃坏之速而無疑。周身節節貫串,無令絲毫間斷耳。)

在1998年才发现的《太极秘术》残本中有“十三势论”更进一步说明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附于1933年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最后页的第二部分歌诀),即从蒋发开始在赵堡镇就传有的真实性。反之,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也证明了从道家原来就传有 “十三势论”,而并非是李春茂所著。

  同时,“太极秘术”的残本中有“十三势论”,说明蒋发从其山西师傅处就有得传。也说明至少不是博公道长或董秉乾老道著述的,当然也就更不是李春茂著述的了。也就说:蒋发、博公道长及董秉乾老道都是“十三势论”及“十三势软手”的传承人。(按:蒋法年龄与李春茂、博公道长、及董道人相仿)

   “太极秘术” 残本中无“十三势行功歌”及“十三势行功解”、太极拳论等,却有与李仲、李信、陈奏庭同时代人邢喜怀的拳论,及与李元善同时代的张楚臣的拳论。说明“太极秘术” 残本与唐村本无关。(按:与邢喜怀一样,李仲、李信、陈王廷也曾有“太极养生功谱”的著述,惜失传。)

(五). 唐村本的贡献:

A. 完整地保存太极拳经。

李家一个巨大贡献,就是将太极拳经完整地保存下来了。这在道门中、赵堡及陈家沟都已失传。《盐店本》及《厂本》都源自唐村本,而武禹襄又传给杨班候,由杨班候传给杨氏后人、弟子。

  而温县外的赵堡传人王柏青后的传人应该是有完整的谱,可惜暴病而亡,为其治病的医者,只随便抄了数页,完整的谱则应此传人的要求,与其一起合葬了,这随便抄的谱,便成了残谱,好在还有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的拳论和内功论,对太极拳理也是一大贡献。

B.对太极理论的巨大贡献。

从《李氏家谱、序》、《太极秘术》及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傅歌诀(附于1933年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最后页的第二部分歌诀),可知从道家原传的只有“十三势论”。

《李氏家谱、序》及唐村本说明了:李春茂是“十三势行功歌”的作者(还作了“无极养生拳论”);“十三势行功心解”的作者很可能是李仲(李仲与李信及陈奏庭也作了“太极养生功谱”,“十三势行功心解”很可能是李仲从李自成部队逃回唐村后的晚年之作。),武禹襄并

不是“十三势行功心解”的作者;而“太极拳论”及“打手歌”极可能出自李氏十二世太极大师李鹤林之手。

“太极拳论”及“打手歌”的产生,除了作者对十三势拳又非常深刻的理解外,可能还借鉴了在博爱当地流传了很久的“通背缠拳”理论。后来陈家沟的陈鑫也借鉴了“通背缠拳”理论,把“缠丝劲”说成是陈氏太极拳的灵魂。

比如:通背缠拳清朝咸丰癸丑(1853年)年间菊轩氏的谱本上(序言)说:“此拳巧力胜人,全要身手灵活。他如世俗所传之红、炮、飞虎、九拳、长拳,以及罗汉、二郎诸拳,皆以有力胜无力,大力胜小力。”

  “太极拳论”则云:“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这里腰斩了实际不同门派的例举,添加了直接总结性的语句;华丽了辞藻的修饰,把别家拳法只作了“旁门”。
通背缠拳菊轩氏谱云:“不比通背之拳,以四两之重能压千斤者也。何者?他拳横身进,此拳侧身进;他拳硬掤硬扳,此拳闪惊巧取”。这里面有说法,有提问,有实际的技术方法内容答案。

又云:“世之习拳者,皆以强拨硬打当然,而不思捧有高低,而他力岂无大小?诚以力小等较之,自然以艺服之。”如何以艺服之呢?其后则曰:“可以逢迎善取。必要审其虚实,量其进退,度其缓急而攻子(之)。”这里有说法,有举措,更有技巧:“而以虚之实之,以谢(卸)他人

之力勇;士而弱其力,而顺力拨之,而闪其空。”

“太极拳论”则云:“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里则只是有说法,而回答却是毫无实际技术因素支持的、空洞泛论的、哗众辞藻的绚丽。在这里,你根本就无从可找出“何者?”为甚么的技术支持性实质答案。为何如此?无非是避

免露抄袭之丑罢了;别的技术支持性说法,又一时难以找得出来吧。

再者,这“察‘四两拨千斤’之句,”的说法,显然是从别家的拳谱上看来的,要不然也不会是“察……之句”的说法形式了;这“显非力胜”之说,当然是对“侧身”、“闪惊巧取”、“顺力拨之,而闪其空”的总结性说法;这“观耄耋能御众之形,”也似乎是从“有力胜无力,大力胜

小力”的说法中形象化了的说法;当然也是对自己联想出来的“手慢让手快”说法的支持;也还是为了文句的华丽而应合上句的对仗形式的。

通背缠拳菊轩氏谱云:“此拳闪惊巧取,全在熟练,无有不胜之理。”此处有法所指。

吉书升道光甲午(1834年)谱本云:“诚能于扳、搂、扶、挒诸手熟悉精思;知藏头顾面之拙,不若纵防屈伸之巧;知钩、捧(掤)、劈、打之迟,不若闪警巧取之速,则得心应手,捷若影响;随机应变,不拘法度。”则更是所指技术法势明显,举措应机得当,

则“随机应变,得心应手”之事,诚可得有保证者也。
又云:“有脱卸之巧焉,有千变万化之妙焉;神而明之,鬼而通之”

“太极拳论”则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渐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其前两句显然是推衍性的导入说法。这种没有任何技术方法技巧支撑的空玄说道,你如何能会有“懂劲”?只凭“走”、“黏”、“急”“缓”之说吗?这显

然是不能达到“懂劲”的地步的;又何从步入“渐及神明”的殿堂呢?只从阴阳、动静错误之说吗?这显然更是空中楼阁的难能企及形式;更何况这“用力之久”,只能达犟力劲势的门道,自然是“不能”入“豁然贯通焉”的门径了。

这里“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显然是接了“全在熟练”、“诸手熟悉精思”的话头说法;这“由懂劲而渐及神明”,也明显是接了“无有不胜之理”与“则得心应手,捷若影响;随机应变,不拘法度”话茬的说法,也显然是比照了“有千变万化之妙焉,神而明之,鬼而通

之”的说法;后面虽然是总结性地说法,但却也出现了 “用力之久”的不恰当说法。

上述的通背缠拳谱,虽然是从道光、咸丰年间的,但通背缠拳在博爱县早在明朝时就流传,李氏第五世就开始练,通背缠拳的理论影响在李氏家族深远而悠久的,到李氏十二世李鹤林写出《太极拳论》、《打手歌》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C.  唐村本记载的次序,纠正了近百年来许多太极拳书后所附录的太极拳经的次序。

     《盐店本》由武禹襄传给杨班候后,早期的杨氏弟子所著的书中所附录的太极拳经的次序,仍以“十三势论”为第一篇,后期的各太极拳传人包括中国国家体委的编著所附录的太极拳经的次序,都十分混乱,因此唐村本记载的次序,纠正了近百年来许多太极拳书后所附录的太极拳经的次序。

D. 山右王不是王宗岳。

“唐村本”无情地否定了唐豪有关《阴符枪谱》的作者山右王就是王宗岳的结论,因为早在山右王出生前,《太极拳经》的内容已流传在唐村,山右王与王宗岳是不同年代、不同水准的毫无关系的两个人。

唐豪发现的山右王的合抄本即:《厂本》中有标题:“先师张三丰、王宗岳承留十三势论”,这里称王宗岳为先师。假设山右王就是王宗岳的话,山右王不可能著述抄谱时称自己为“先师”, 这是基本的常识。

试想, 没有一个作者会在自编写的谱中,第一篇枪术是自己所写,故用佚名氏的形式 “山右王” 署名;第二篇春秋大刀(假设也是山右王著的)却不署名,第三篇太极拳经中(假设也是山右王著的)的《太极拳论》却署名“山右王宗岳”,而且第一部分的《十三势论》非但署名“王宗岳”承留而且还有“张三丰”,即整个署名是:“先师张三丰、王宗岳承留”。非但如此,《

十三势论》及《太极拳论》后还有注(见第23页)。
 
比如说,假设这三篇都是同一作者,这作者则在其中第一篇用“山右王”的佚名形式,第二篇不用任何署名,第三篇则非但用了自己得大名山右宗王,而且还写上他人的名字“先师张三丰”,这是极不符合逻辑,也极违背常理的,非但不能证明佚名氏“山右王”是“山右王宗岳”,而恰恰

相反地说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

 也就是说乾隆年间在洛阳、开封一代教书的佚名氏“山右王”是位枪术爱好者,私下颇有研究,对自己得体悟也愿与他人分享(读书人的一种传统责任),但出于某种原因,不愿在自己撰写的著作(《阴符枪谱》)上写上自己的大名。在其编写枪谱时,又将其所接触过的,甚至对其枪术

的体悟曾起过启发作用的文化资料或练过得武术,也合抄在自己编写的枪谱中。因受太极拳经的影响,在叙述上加入一些太极粘随之类的内容。由于非嫡传,所以阴符枪绝无王堡枪精妙。山右王是明白这一点的,这种思想的徘徊,在“阴符枪谱”序上也能看出,山右王对朋友说“予本不欲谱,但悉心

于此中数十年而始少有所得,不以公诸天下……”。也就是说,山右王认为自己的枪术虽不一定比王堡枪好,所以不想成谱,但又觉得自己对枪术有所新悟(这个新悟可能就是受太极拳经的影响),既有所得,管它是否优于王堡枪与否,总之公诸天下,让大家共享他的心得。

  他不但按常规次序,即先自己的谱,后抄来的谱进行编排,而且十分诚实地记述抄来谱的原貌,即:《春秋刀谱》,不知作者为何人,便不写作者名;太极拳谱,有标题的、有注的则照抄;无作者的、无注的,也不乱加。说明他是符合当时读书人道德标准,也表现了他治学严谨的态度,如此真实的抄录

,也说明山右王是个尊师重道的人,他的这种道德水准也体现在后面的论述中。

他为何要用佚名氏的形式的缘由,即他是遵从“未成功器,勿名师名”的师训。因考虑到自己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体悟有限,还“未成功器”,非但“勿名师名”,连自己的大名也索性“勿名”了,何况自己的著述是与千古不朽的经典《十三势论》的作者张三丰、山右王宗岳合抄在一起,更不应把

自己的大名与他们相提并论了。不然,则非但遗留笑柄,且会被同门或师长责备其不懂恭敬、无自知之明,因此他用了佚名“山右王”的形式。

        至于博爱的魏先生说王宗岳是李鹤林的弟子,这个结论的根据是很荒唐。

第一,魏先生是把王宗岳建筑在唐豪的错误结论上,即“山右王就是王宗岳”的这个错误结论上。

    第二,魏先生另一根据是当地唐村人现今的回忆,即李鹤林七十八岁生日时有人曾敬赠“武元杰弟”匾一块,村人回忆说匾上的署名是“弟子王宗岳”。

且不说唐村李氏后代现在的回忆是否确切,或出于何种目的,就是真的存在过的话,文革距今才三十年,文革前太极拳及太极拳经已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有着太极宗师王宗岳署名的匾,岂能不被注意?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如陈家沟从陈鑫开始到陈家弟子唐豪、顾留

馨及陈家的后代都一直作不懈的努力去说:“太极拳是陈卜或陈王廷创造的,蒋发是陈王廷的学生等等”,并且还临摹了一张陈家世代相传的陈王廷与蒋发在一起的画像,四处印发(画像中年纪大的坐着,年纪轻的站着,手持大刀。陈家人说坐着的是陈王廷,可是忘

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蒋发比陈王廷大约三十岁,画像中年长者自然理应是蒋发。古代作画者,不可能把年老的画成年轻的,年轻的画成年老的。因此,坐着的年长者应该是蒋发,只是陈家后代有意或无意地搞错罢了)。

世传王宗岳是蒋发的老师,陈家连蒋发都这样郑重其事,那么作为李鹤林弟子的王宗岳送的匾,李家岂能不顾!而且,假如真是“山右王的王宗岳”送的匾,既然在匾上题名了,那么在阴符枪谱上还何必害羞得只写山右王?那句“功夫未成,勿提师名”又怎能表现出?这匾

既言了师门(送匾等于告诉谁是他的老师),又言了自己的大名,即所谓送匾者匾上的“王宗岳”的题名,这些岂不是极度的自相矛盾?

        查遍唐村所有的家谱、拳谱、碑文及相关资料,无一处有这样地记载,也无一处说山右王曾在博爱唐村教书,魏先生的声称可能全凭想象。在没有任何记载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王宗岳送李鹤林寿匾”的描述,的确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但绝非是治学严谨的态度,且距事实遥远。

匾的确存在过,毁于文革,匾上有“武之杰弟”四大字,但署名绝不是也根本不可能是王宗岳,同样的也不可能是民间枪术爱好者“山右王”。那只能说明李鹤林七十八岁寿辰时有弟子送过匾,而送匾者很可能是王堡村的弟子王安民、或者是苌乃周、或者是晚辈霖苍。这些有

名有姓的弟子,说明已成“功器”,可言“师门”了,岂能轮得上,未成“功器”的佚名氏“山右王”来送匾?

同样受《太极拳经》影响的苌乃周在其著述中比《阴符枪谱》有更多的“高下、左右、刚柔、虚实、进退、动静、阴阳、粘随”等唐豪所谓“一一与太极拳经理论吻合”的证据,按照唐豪的逻辑,岂不可以把苌乃周也说成是《太极拳经》的作者了。当然,唐村本的出现

已完全证明唐豪逻辑的荒谬。(按:苌是王堡枪的弟子,又拜李鹤林为师,也曾拜洛阳阎圣道为师)。

可见现今唐村李氏后代回忆的所谓匾上的署名王宗岳可能是一厢情愿,早不回忆,晚不回忆,就在这两年说是李家创太极拳的时候回忆起,这回忆中送匾人可能是姓王,或者其他姓,但绝不是王宗岳。

王宗岳与山右王是不同朝代的人。山右王是乾隆年间的一位民间枪术爱好者,这在其 “阴符枪谱” 的序中已将著述年月交代的十分清楚。而王宗岳虽没有文献详细记载他的出生年月,可王宗岳是蒋发的老师这一情形是有记载并被公认的。因此从蒋发的出生年代上可推知王宗岳所在的年代。
从民国二十三年杜育万的 <太极正宗>一书中所详细记录的蒋发出生的年代(明 万历二年)可知王宗岳必定是嘉靖年间人, 杜育万有关对赵堡太极传人从蒋发开始到第九代他本人的记述,完全吻合赵堡各代家谱的记载(包括年代).
非仅如此,1998年发现的 “ 太极秘术” 拳谱所记载的温县以外张楚臣所传的另一支,是杜育万记述之正确性的铁证, 而近年发现的赵堡第四代宗师陈敬伯所传的在陕西一支的传人的记述也是杜育万记述正确性的强烈传证.
再者,除赵堡当地传人( 杜育万非赵堡当地传人,他是沁阳县人) 历代口述证实了杜育万记述的正确性外,在上海龙华镇太极名家宦大海(已故世多年)所藏的资料中,更详细的记载了王宗岳与蒋发的关系,以及王宗岳的职业及家乡地址等。宦大海的资料是由张敬芝 (任长春的师兄弟) 下传到杨邦泰, 由杨邦泰给友人宦大海的 (由此可证杜育万书中的蒋发的老师王林祯就是王宗岳).
本人早年也曾与宦大海先生有过交往,也向杨邦泰老师学过一套通背拳,并曾在本人工作过的上海中山医院礼堂的舞台上摄录过杨邦泰老师的赵堡太极拳 、通背拳等(这些资料本人至今还保存着).
不但如此,就是近百年来,一直在争 “太极创始人” 的陈家沟,也记载蒋发与其明末清初第九世陈王廷的密切关系,并世代传有二人的画像。试想, 仅按陈家沟的资料就足以说明蒋发的老师王宗岳不可能比自己的弟子还小一百几十岁。在乾隆年间还在研究枪术的山右王。陈家沟的记载也足以证明杜育万关于蒋发出生年代的极其正确性.
由此可知,山右王绝不可能是传承有张三丰十三势论、十三势拳的宗师王宗岳。
E. 李仲、李信及陈奏庭所创的“太极养生功”不是太极拳。

唐村本中,未收录李仲、李信及陈奏庭所创的“太极养生功”及其动作名称,而只收录了传自千载寺道家的“十三势软手”名目,因此至少在太极宗师李鹤林(著名的“太极拳论”、“打手歌”的真正作者)的眼里,李仲、李信及陈奏庭所创的拳不是太极拳,虽与道

家的“十三势软手”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

  蒋发是赵堡太极首传人的说法,不仅在赵堡历代传人的口中出现,而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杜元化的《太极正宗》一书中有详细记载,如:“余先师蒋老夫子,原籍怀庆温县人也。生于大明万历二年,世居小刘村,在县之东境,距赵堡镇数里之遥。至二十二岁

学拳于山西太原省太谷县。王老夫子讳林桢,事使如父,学七年,礼貌不稍衰,老夫子亦爱之如子,据闻王老夫子学于云游道人,学时即告以此拜之来历久已—所以,蒋老夫子学成之后,归家之时,王老夫子嘱曰:汝归家,此术不可妄传,并非不传,汝传是,不得其人不

传,果的其人必尽情以教之。倘得人不传,如同绝嗣。能广其传更好。归家之后,其村与赵堡相距甚近。赵堡有邢喜槐者,素慕蒋发拳术绝伦,因素无瓜葛,无缘从学。每逢蒋老夫子到镇相遇,必格外设法优待,希图融洽,意在学拳。如此,蒋老夫子阅二年之久,见其持已忠

厚有余,待人诚敬异常,察知其意,始以此术传之。其中,奥妙无不尽泄。其后,有张楚臣者,邢先生之同盟弟也。想其人不卜必端。所以,邢先生又尽情授给之。张楚臣原籍山西人也,初在赵堡镇以开鲜菜铺为业,后骏发,改作粮行。察本镇陈敬柏先生人品端正,凡事可靠,所

以,将此术全盘授之。其后,陈先生欲扩张此术。广收门徒至八百余人,能得其一技之长者十六人,能得其大概这八人,能统其道者,唯张禹忠先生一人。”
而陈氏太极传人口中,非但蒋发与陈王廷有关,而且还有蒋发与陈王廷的合像(见前文)。

同时杨、武、吴、孙也都嚴格遵循張三丰第一、王宗岳第二、蔣發第三……這樣一個傳遞輩份次序的關系。

因此,蒋发非但不是无中生有的人,并且也是与千载寺无关的人,换句话说蒋发与千载寺的博公道长、董秉乾老道是不同支,但都是“十三势”的传人。

《太極秘術》原序,為趙堡太極有关蒋发年龄的傳統說法,提供了有力佐証。原序的作者王柏青,他在開篇第一句說的就是“余從師于溫州張楚臣”。其中又言到,“余秘而習之已歷四十余載”;落款是“雍正六年冬月,愚叟王柏青留示”。雍正六年即公元1728年,“愚叟”之自稱,表明作

序的王柏青當時已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他的生年則應在公元1653年左右,即清順治十年左右。這時正是清朝的最初其。王柏青為趙堡太極第四代傳人。以他的生年往前推三代,推至蔣發的生年—明朝万歷二年,即公元1574年,其間有八十年左右,三代間隔平均時間是二十七八年。這非常

吻合于蔣發生于明朝万歷二年這個時段事實 。

這一史料証明了,趙堡太極傳人對于蔣發生平年代歷來的說法,毫無疑義是正确無誤的。
从前文可知,蒋发向山西师傅学成后,首传赵堡镇邢喜怀,参加李际遇起义事败后(被清军所灭),隐在陈家沟传对“十三势”已有相当基础并创过“太极养生功”的陈王廷(按:作为“贼寇”的蒋发,在清初是要遭追杀的,故以仆人的名义隐在陈家沟),使陈王廷的

十三势拳更上一层楼,而倍加珍秘“十三势拳”,而陈王廷先前所创的“太极养生功”也就不怎么重视了。由于过于珍秘,当陈长兴将道家原传的“十三势拳”传到杨露禅手中后,在陈家沟便失传,后来陈家沟的头套拳,虽也称“十三势拳”,但从动作名称上看,已与道

家原传的“十三势拳”不一样了,而且完全可能是陈有本创的新架(在赵堡陈之为“腾挪架”) “太极养生功”也不受重视而失传(详见前文)。
千载寺的另一支唐村的李氏家族的“十三势拳”也基本失传。
那么蒋发的老师又是谁呢? 
从杜元化的《太极正宗》一书中可知,蒋发“至二十二岁学拳于山西太原省太谷县王老夫子讳林桢,事使如父,学七年,礼貌不稍衰,老亦爱之如子。”

这个王老夫子就是山右王宗岳,“林桢”可能是他的字,也可能是杜育万的笔误。如,蔣發世居劉村,杜育万之“世居小留村”也是筆誤。

在“厂本”与“盐店本”的《十三势论》标题上,写的非常清楚即:“先师张三丰、王宗岳存留十三势论”。《十三势论》如同“十三势拳”一样,不仅由千载寺的博公道长、董秉乾老道传给唐村李氏家族,而且还有蒋发传给赵堡太极传人。蒋发传下的山西师傅王宗岳的歌诀还有:筋骨要松,

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按:由于李鹤林所著的《太极拳论》、《打手歌》的精辟,后人误以为是王宗岳所著。)

     据《武林》1986年第2期黎錦忠之《太極拳起源探討》中所引証的,从宦大海处得到的趙堡太極傳人的拳譜資料,內有“蔣發,祖居河南溫縣東鄉劉村,后遷水運村,曾至山西王宗岳處學藝十余年。后際遇事敗,隱入陳溝,匿名為仆,傳第子邢喜槐、陳王廷。王宗岳,山西晉陽縣七里堡人,人稱華北大

俠,業客店。”

     又有趙堡 太極傳人和學儉著書說:“在古代趙堡還是山西會館的所在地,并有許多的古代建筑。趙堡太極拳由來已久,它始源于明末清初,當時王宗岳去鄭州經商,路過趙堡之永安寺而收蔣發為徒,帶至山西學藝。蔣發從山西學成拳藝歸里首傳邢喜怀。”

因此蒋发的老师就是山西的王宗岳。

.王宗岳与王宗

    武當內家拳傳人陝西王宗与太極拳傳人山西王宗岳是不同的人。

    据黃梨洲的《王征南墓志銘》寫道:“……三丰之術,百年之后,流傳陝西,而王宗最著。溫州陳州同從王宗受之,以此教其鄉人,由是流傳于溫州。……”由上文可知,王宗是陝西人,于三丰祖師之后百年約1466年前后,即明憲宗

時期,王宗學的是三丰祖師之武當內家拳。王宗的弟子陳州同是明嘉靖年間人,此在時間上是符合的。
    

据《太和山志》記載:三丰祖師之弟子邱元靖為陝西西安關平人,其他 弟子如 蒲善淵、孫碧云均為陝西關西人。三丰祖師也常去陝西(終南山的道教发祥地楼台观,寶雞金台觀) ,這与黃宗義《王征南墓志銘》中“三丰之術,百年之后,流傳于陝西,而王宗為最著”是一致的。邱元靖卒于1410年,從三丰祖師弟子到明憲宗時期的陝西西安王宗,最多隔一、二代,而傳到王宗那一代以王宗最為著名,然后由王

宗直接傳給溫州陳州同。

     据載陳州同是明嘉靖年 間人,即1522年前后,又据《武當白錦門秘 宗武技》記載:明末清初,由明嘉靖年間的陳州同傳至白錦道長,由白錦道長為“白錦門”第一代,歷經八代,傳到現在。在清初,武當武功的門派,有清汶派、菲子教派、至觀教派等 。白錦門以六种硬功夫和二种拳術為最。一般有兩种打法:一曰直,一曰曲。直法是吸 气貫力,一擊可使人立時重創;曲法則不然,以柔力克之,受打之人,在20天以后,方能覺察到已受內傷,且愈來愈厲害。目前,其8世傳人佐(掌)門人淥月,掌有《秘 宗武技》。從上述內容証明陝西王宗所傳的是三丰祖師早期的武當內家拳,絕不是太極拳。
       
不同于太極拳的武當內家拳還有一支,就是与王宗同時期的孫十三老,其弟子張松溪与陳州同一樣也是明嘉靖年間人。 

    從黃梨洲所攢的《王征南墓志銘》、黃百家所著的“內拳法”以及清末民初宋唯一所著的“武當丹派劍術系譜”中所載可看出,張松溪所傳有二支,一支為四明葉近泉,由葉近泉傳吳昆山、周云泉、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單 思南又傳王征南,吳琨山傳李天目、徐貸岳,陳貞石傳黃扶興、厚枝溪。孫繼槎傳紫元明、姚石門、僧耳、僧尾。王征南又傳黃百家,李天目又傳余時仲、吳七郎、陳茂。從張松溪到黃百家已傳了五代,但上述這些人均未再傳。從黃百家寫

的“內家拳”一書的內容來看,也顯然不是太極拳。

  武術史上不少人將清代大俠甘鳳池列為黃百家弟子或為松溪內家拳傳人,此是誤傳。据查《清.稗類. 技勇類》及《清代述异》,甘鳳池為清康雍年間江南大俠,早期拜少林寺僧朝園和尚練少林功夫,后又拜峨嵋高僧了空大師學習內養之功,從未記述過甘与武當派的聯系。甘自著的《花拳總講法》一書也未提到“武當”兩字,甘与武當派無關。

    清末民初有天津張午亭、四川酉陽何鐵庚,稱其術源于張松溪,名為“武當松溪派內家拳”,張何二人又傳陳曉東,內容有:啟蒙拳、六步拳、咫尺拳、光明拳、問津拳、七星拳、 探馬拳、七時拳、指迷拳、兩儀拳、螺旋拳、披挂拳、囮拳地盤、 囮拳天盤等十四路,器械有六乘 槍(六路)、松溪劍(白虹劍)、一葦棍、虎尾鞭、連環襉、大刀等十一路,總共二十五路。理論概括為“敬、緊、勁、徑、切”五字,至今在四川与上海有傳授,此支內家拳也非太極拳。
      
  另一支 為“武當丹派劍術”。据清末民初宋唯一在“系譜”中云“……嘉靖時游四明山,續傳張松溪一名,前后共九人成為三乘九派焉。松溪列下乘第九丹字派之一也。其后代有傳人,至清同治八年,

鄙人授野鶴先生教育,遂留下武當丹派八家之系譜,今日源

源本本詳為敘出,俾學者知武當內家劍術之源流耳,是為之序”。

    其九代傳人為:明嘉靖張松溪→明万歷九年傳趙太斌→清順治元年傳王九成→清康熙二十年傳顏昔圣→清康熙三十九年傳呂十娘→清乾隆二年傳李大年→

清乾隆四十八年傳陳蔭昌→清道光十二年傳張野鶴→清光緒初年傳宋唯一。
      
  從宋唯一所著“武當丹派劍術”一書內容看來“該術神出鬼沒,奧 妙絕倫”,但也非太極劍術內容。
      
而山右王宗岳是一代太極拳宗師,承留有被太極拳界奉為經典至寶的《十三勢论》。
       
從前述不同來源的趙堡太極傳人資料中可見王宗岳是山西人,學太極拳于云游道人。從時間看,蔣發生于明歷二年,王宗岳必是明嘉靖年間人,即与

三丰祖師武當內家拳劍傳人陳州同、張松溪是同一時代人。只是王宗岳在北方傳太極拳;陳州同、張松溪在南方傳內家拳。故陝

西王宗与山西王宗岳雖同為三丰祖師武道傳人,但二人生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區,傳不同拳藝。
 
.十三势拳的传承路线

  王宗岳非但传了温县赵堡的蒋发,也传了博爱千载寺的博公道长及董秉乾道人。

千载寺所在的博爱县,虽属河南但与山西晋城的阳城县仅一关之隔,山西儒商王宗岳经商时,很可能在千载寺住过。

从唐代的李道子开始,千载寺便是三教合一的圣地。李道子除精通三教精义外,还向孙思邈学过医术,所以特别注重养生,并创

了无极养生功,是三教合一的祖师之一。而元末张三丰也是三教合一的祖师之一,精通养生功,又精通武功,这在其著作及明、清的

文献中均有大量记载。张三丰继承了包括李道子在内的各三教合一祖师的精神、技艺,并凭借自己所精通的内功、武功而最终创造太极十三势软手,并

作“十三势论”传给弟子。到明嘉靖年间,由云游道人传给亦道、亦儒、亦佛、亦商的王宗岳,那么王宗岳也必然是三教合一的信仰者,具有

这样身份特征的王宗岳,来去山西、河南时,路过必经的博爱县,听说其祖师之一的李道子就在唐村的千载寺修炼过,岂能不去参拜。当他

看到千载寺内的博公道长及董秉乾热爱武术(可能是博爱一带流行的六合枪棍、通背缠拳),于是便将“太极十三势软手”、“十三势论”及“十三势名目”等传给这两位挚爱武术的、三教

合一的虔诚信徒。

 试想,唐村的李氏在其第五世就开始练武,而直到第八、第九世才开始在千载寺太极宫学“太极十三势软手”,说明了千载原本没有“太极十三势软手”,不然

李家从第五世早学了,从而也证明王宗岳在千载寺传授博公道长、董秉乾道人的极大可能性。

         古代趙堡镇是重要的水旱码头,据赵堡的传人记载,王宗岳经商路过赵堡镇时,将蒋发带回山西授艺,蒋发跟随师傅多年,侍师如父,尽得真传,因此

蒋发的太极功夫是很纯、很上乘的,难怪陈王廷如此敬重他,把他画像留给陈家后代祭拜。

. 张三丰是《十三势拳》、《十三势论》及《十三势目》的首创者。

        《李氏家谱》、《王堡枪谱》都明确说了十三势拳传自千载寺道人,赵堡太极的传人一直口传其太极也是由道人所传。而且杜元化的书中也详述道:“...据

闻王老夫子学于云游道人,学时即告以此拜之来历久已....”,<太极秘术>王柏青的原序中也说:“余从师于温州张楚臣。先师曰:“是述得之于道门....”。 由此可知,十三势拳是传自道家。

      而源自唐村李氏的太极拳谱“厂本”、“盐店本”,则直指《十三势拳》《十三势论》是“先师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并后注:“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

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因此清楚地说明是张三丰的遗论,并由王宗岳传留。

    同时,不同来源的《太极法说》(共四十目)最后三篇标题全是张三丰祖师,抄列如下:

第三十八目  張三丰承留

天地即乾坤,伏羲為人祖。畫卦道有名,堯舜十六母。微危允厥中,精一及孔孟。神化性命功,七二  乃文武。授之至予來,字著宣平許。延年藥在身,元善從复始。虛靈能德明,理令气形具。万載詠長春,心兮誠真跡。三教無兩家,統言皆太極,浩然塞而

沖,方正千年立。繼往圣永綿,開來學常績。水火濟既焉,愿至戌畢字。

第三十九目  口授張三丰老師之言

予知三教歸一之理,皆性命學也,皆以心為身之主也,保全心身永有精气神也。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備動動。安安動動乃文乃武,大而化之者,圣神也。先覺者

,得其寰中,超乎象外矣。后學者,以效先覺知所知能,其知能雖人固有之知能,然非效之不可得也。夫人之所知能天然文武,目視耳听天然文也,手舞足蹈天然武也,孰非固有也?明矣,

前輩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進之。不以武事修身傳之,至予得之,手舞足蹈之,采戰借其身陰以補助身之陽。身之陽男也,身之陰女也,然皆于身中矣。男之身只一陽男,全体皆

陰女,以一陽采戰全体之陰女。故云一陽复始,斯身之陰女不獨七二,以一奼女配嬰儿之名,變化千万,奼女采戰之可也,亦安有男女后天之身,以補之者。所謂自身之天地,以扶助之,是為陰

陽采戰也。如此者,是男子之身皆屬陰,而采自身之陰,戰已身之女,不如兩男之陰陽對待,修身速也。予及此傳于武事,然不可以末技視,依然体育之學,修身之道性命之功,圣神之境也。今夫兩男

之對待采戰于己身之采戰,其理不二。己身亦遇對待之數,則為采戰也。是為汞鉛也,于人對戰坎离之陰陽,兌震陽戰陰也,為之四正。乾坤之陰陽,艮巽陰采陽也,為之四隅,此八卦也,為之八門。身足位列

中土,進步之陽,以戰退步之陰,以采之。左顧之陽以采之右盼之陰,以戰之,此五行也,為之五步,共為八門五步也。夫如是予授之爾,終身用之不能盡之矣。又至予得武繼武必當以武事傳之而修身也。修身入

首無論武事文為,成功一也。三教三乘之原不出一太極,愿后學以易理格致于身中,留于后世也可。

第四十目   張三丰以武事得道論

蓋未有天地先有理,理為气之陰陽主宰。主宰理以有天地,道 在其中。陰陽气道 之流行,則為對待,對待者,陰陽也,數也,一陰一陽之為道。道無名,天地始,道有名,万物母。未有天地之前,無極也,無 名也,既有天地之后,有極也,有名也。然前天地者,曰理。后天地者,曰母。是乃理化先天陰陽气數,母生后天胎卵濕化位。天地育万道 中和然也。故乾坤為大父母,先天也。爹娘為小父母,后天也。得陰陽先后天之气,以降生。身則為人之初也。夫人身之來者,得大父母之命性賦理,得小父

母之精血形骸。合先后天之身命,我得而成人也,以配天地為三才。安可失性之本哉?然能率性則本不失,既不失本來面目,又安可失身体之去處哉。夫欲尋去處先知來處,

來有門去有路。良有以也。然有何以之,以之固有之知能,無論知愚賢否,固有知能皆可以之進道 。既能修道,可知來處之源,必能去處之委,來源去委既知,能必明身不修。故曰自天子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夫修身以何,以之良知良能,視目听耳,曰聰日明,手舞足蹈,乃武乃文

,致知格物,意誠心正,心為一身之主,正意誠心,以足蹈五行,手舞八卦。手足為之四象。用之殊途良能還原。目視三合,耳听六道。目耳亦是四形体之一表,良知歸本。耳目手足

分而為二,皆為兩儀,合之為一,共為太極。此由外斂入之于內,亦自內發出之于外也。能如是,表里精粗無不到,豁然貫通,希賢希圣之功自臻于曰睿曰智,乃圣乃神。所謂盡性立命,窮神達化,在茲矣。然天道

人道 ,一誠而已矣。
      
令人惊喜的是与博爱、温县位于同一方向的河南浚县城外周围的村庄,至今都传有张三丰所传的十三势拳。张三丰曾寓居浚县境内的大伾山,于赢洲道院内筑台练功,传授拳术,后人称此台为“三丰啸台”。在大

伾山西崖魁星阁下层有“张仙洞”,洞口上有明隆庆三年(1569年)“龙门吐岫”的题刻,其下有“张仙卧迹”四字,半腰有石刻横书“张仙洞”,洞内有张三丰青石卧像,头北足南,大耳圆目,须髯如戟,赤臂袒腹,腰束一

草绳,赤脚,身外侧,曲腿枕手而眠,神态安然,形象逼真.榻前有石履一双,卧像后壁雕一侍童,手持羽扇,迎像轻摇.一侧刻有“卧游天地间”五字。古人有诗赞云:“何须四壁挂名山,万里飞神一枕间.梦里乾坤随处到,不分汉塞与

秦关”。显然,人们为纪念张三丰而于大伾山建阁雕像。
 
在贵州福泉县,城西南隅有福泉山,山上发现《张三丰老人自画像石刻碑》置于高真观张仙祠正面。《张三丰老人自画像石刻碑》,面手为阳刻,其它为线描阴刻,线条工写相兼,发须飘然,根根可见,浓眉大眼,鼻隆口阔,目光炯炯有

神,严威中使人敬畏又感到和蔼可亲,三丰头系华阳巾,大花聚顶,美髯及胸,仙气横溢,身着宽大道袍,足登草履,衣纹飘逸,十数笔为信手拈来,气势磅礴,如江河直下,一气呵成,极有灵逸之气。

张三丰诗文书画皆绝,《画史会要》说他特别擅长道释神像人物,多作自写真。此自画像笔法出自北宋龙眠居士李公麟,苍劲老练而又放荡不羁。他一生漂流,湖海为家,形骸外垢,酒斗饭升,平越人称为邋遢仙,他在《自

题画像》诗中勾划出“风日清于酒,水云淡若诗,乾坤壶里生,这个老仙师”的形象,然天机内朗,仙姿道骨,极富神韵,不失为明朝上乘线刻之作。

四川老君洞也有张三丰的刻禄,并有张三丰的亲笔对联。

因此,元末的张三丰是十三势拳的创始人,并作十三势论及留下十三势目是确定无疑的。

张三丰的《十三势拳、论》等由其弟子们(云游道人)代代相传至明嘉靖年間的王宗岳,由王宗岳传给蒋发及千载寺博公道长、董秉乾老道而下传。

在源流上杨、吴、武、孙都尊武当道人张三丰为创始人。

看来陈长兴、陈清萍在杨、武二氏学拳时就告知这拳是张三丰祖师所创。从常理上说,当时的社会准则是不可能发生杨、武二氏欺师灭祖事件, 也就是说如果陈家沟的十四世祖陈长兴对杨露禅也说此拳是创自其九世祖陈奏庭(王庭),那么杨氏不可能欺师灭祖地告诉后人是创自武当道士张三丰。看来陈长兴传给杨氏拳时即告知是来自道家武当张三丰所创的十三势,与其

九世祖陈奏庭所创的拳不同。因此,杨氏对后人之“张三丰是祖师”之说,既完全符合逻辑又与当时的社会准则相符合。而陈家沟人称其目前的拳是陈奏庭所创,与家谱上所写的“陈奏庭为陈氏拳手创始人”也完全吻合,因此,陈、

杨及吴氏都没有撒谎,都忠实于事实的。

       (按:吴家的谱得自杨家,而杨家的谱则由武禹襄将盐店谱直接传给杨班候。杨班候所得的谱早于武禹襄的传人李亦畲所传抄的谱。李亦畲所作小序的原文中,有“传自张三丰”之句,后改为“太極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

巧妙,王宗岳論詳且盡矣。后傳至河南陳家溝陳姓,神而明者,代不數人。”然仍可清楚地看到是王宗岳在先,后传至陈家沟的时间先后性,由于杨家谱比李亦畲晚年抄谱早,即保了咸丰年间在舞阳盐店发现的谱的原貌,同

时又与乾隆年间山右王抄的谱在十三势论标题及后注都一致,说明千载寺原传出的十三论就有“先师张三丰、王宗岳承留”的标题及“此系武当山张三丰老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的后注。李亦

畲所传抄的谱还收录了杨露禅传的十三刀、十三枪等名目。唐豪曾记述陈家沟的枪法时说到:十三枪、二十四枪源自王堡枪,证明陈王廷也可能向王仲锦学了枪,而并没有向李春茂学。吴家传有十三大枪、救命三枪、二十四

枪,二人对练的扎四枪、粘杆等,还传有十三刀、十三剑及推手十三势等,杨班候曾以神枪出名。)

. 张三丰是集大成者

  自老子作《道德经》,为后世的道家提供了修炼理论的总源头后,历代修炼家多有发明。

  梁人韩拱月夫子(502——557)创编太极功,皖南休宁程灵洗年轻时曾从师于韩拱月夫子,苦练多年有成,尝以徒手搏数十人不喘,以太极功训练里中子弟御侮,并曾应征防守歙州有功,授为休宁太守。
程传有韩拱月夫子所授《四性归原歌》:

        世人不知己之性,何能得知人之性。五性亦如人之性,至如天地亦此性。
        我赖天地以存身,天地无物不成形。若能先求知我性,天地授我偏独灵。

      程著《观经悟会法》云:“太极功非研易不能得,尤须朝夕悟在心内,会在身中,超乎象外,得其环中,有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妙,

太极功由程氏世代家传,历558年至宋绍兴间,有进士程铋(1164——1242),官至吏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晋封安君侯;称擅长远祖程灵洗一脉流传下来的太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