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鑒泉宗師傳略
吳鑒泉宗師(1870—1942年)是全佑宗祖之獨生子。自小喜愛武功,精于馬、步、箭、弓、刀、石,
尤以馬上的功夫,有獨到之處,能一手按在鞍上豎蜻蜓,馬仍在快跑,并能蹬里藏身,馬上射箭,
百發百中。對于家傳之太極拳,在嚴父教導下,造詣益精深,又云游山川湖海,遍訪名家巨手,切磋拳藝,
于是大成。1914年后,楊建侯之弟子許禹生在北京創設体育研究社,邀請楊少侯、楊澄浦及吳鑒泉三位宗師教授太極拳,
斯時太極拳始公諸于眾,從以往僅傳于門牆之內,而造福社會。楊少侯善于快架,也稱老架或小架,出手即攻,
由于曲高和寡,所以得傳者很少。楊澄浦則依祖傳修 訂,去其跳躍、發勁動作,由于楊先生高大,于是步法擴大,
功架開展,以悅為主,即 今時之楊氏太極拳,原來祖傳拳架就不傳了。
吳鑒泉宗師克傳家教,且能适應環境,在教學上不斷發展,逐步修潤和充實。在慢架中,去掉重复和跳躍動作,
使拳架更加柔和規矩,連綿不斷,更符合太極陰陽理論之特點,從而自成流派,人稱吳鑒泉式太極拳,其功架緊湊,
松靜自然,柔和縝密,招招連綿,環環相扣,如行云流水,充分表現出輕靈、圓活和動作貫串之特有風格。
推手要求立身中正安舒,手法嚴密,著數 多變,細膩綿柔,守靜而不妄動。活步大捋,机動靈活,粘走咸宜。
爛采花是散手,更是出神入化,動若江河,非筆墨所能描敘。此外,仍保持吳式祖傳快架子,有跳躍、發勁等動作,
便于入室弟子進一步鍛煉。
1916年前后,又有袁世凱机要秘書宋書銘先生,自言宋元橋17世孫為宋遠橋后代,精太極拳,曾編著《太極功》,
內有太極拳訣十篇傳世。宋書銘先生与吳鑒泉先生友善,常在一起切磋拳藝。
吳式太極拳自宗祖全佑得楊露禪先生(得陳長興先生真傳)及楊班侯先生(兼得武氏所傳趙堡太極之心理心法)真傳后,
又經吳鑒泉宗師与各名家切磋拳藝而發展成一完整体系。
其內容有:太極慢架、快架、太極五行內功、太極內功八式、太極功陰陽二十四法、一路乾坤太極劍、二路七星太極劍、
三路連環太極劍、太極雙劍、六趟太極對劍、太極刀、太極二十四槍、太極十三大槍、太極救命三槍(也稱三趟抖大杆)、
太極對扎槍(粘四槍、离四槍、擲摔四槍)、太極二趟粘杆(又稱纏槍)。八十年代又有馬吳二師編吳式精簡太極拳架。
推手有:單推手五勢(單練、對練)、入門正四手(單練、對練)、換手法(單換、雙換)、盤根腿、推手十三勢(分上、中、下三盤及長、中、短手)、
活步推手八法(進退步、三連步、閃展步、大翻身、七星步、九宮步、連環步、大捋)以及散手爛采花。爛采花中又有節拿抓閉、
點穴御骨及凌空勁。另有一完整拳經“太極法說”四十一篇傳授。
鑒泉為人,寡言語,性藹和,待人接物,均出于至誠。故文人雅士,多喜与之游。其門徒,遂遍滿天下矣!
可惜得到鑒泉宗師全藝的人僅有吳公儀、吳公藻、吳英華、馬岳梁、趙壽村、鄭榮光等數人而已。太極拳在北方盛行后開始向南方發展。
1928年吳鑒泉宗師舉家自北京遷居上海,廣為傳授吳式太極拳。吳鑒泉宗師先后受聘為上海精武會及上海國術館任武當門長,
并于1933年創設鑒泉太極社。1939年在上海西藏路青年會十樓,建設鑒泉廳,為吳式太極拳愛好者提供練習場所。
1931年秋諸民宜在上海中法學院(現名為“上海机械工業學院”)讓上海明星公司拍攝 過吳鑒泉宗師的拳架及与馬岳梁、金壽峰、徐致一、
吳 圖南等徒弟推手的記錄片,不知現在能否找到。
鑒泉宗師又足跡大江南北,也曾去過香港、澳門傳藝,收有拜門徒弟唐希敏、鄧幼亭、鄭榮光等。鑒泉師祖太極功夫極純,
其輕靈柔化已達極致,任何力量一挨其身,便化為烏有,被發者也不知何以跌出,凡与師祖交手者,無不敬服之。
据師母言,早年吳、楊二家都居住在北京,且相距很近,楊澄浦常到吳家切磋推手,每當此,鑒泉師 祖即令門徒不得入內,
然仍可听到師祖指點聲,如“這勁對了”等等。1914年,許禹生先生創北京体育研究社,其中教師除師祖外, 還有楊少侯、楊澄浦、
紀子修 、劉彩臣、劉恩綬、姜殿臣、梁師如、孫祿堂、張忠元、佟瑞浦、姜登撰、興石如等。當時有位美國赫赫有名的大力士威廉精于拳擊与摔跤,
集古典式和現代式摔跤于一身。他在北京時,到處交手,所向披靡,成績斐然,后來又听說有這樣一個武技体育學校,于是就前來要求比試。
身為社長的許禹生欣然接受戰書,同意派人定期出戰。社內名家再三議論,決定由吳鑒泉迎戰。一上場,威廉滿台奔走如飛,
意在搶把主攻,接著又出拳猛烈,像頭瘋狂的獅子猛扑猛抓,威風不可一世,吳鑒泉開始閃讓展走,繼而伺 机趁他出手之際,
輕輕一引一轉,一沉一撥,威廉被彈出數米臥地不起。威廉不甘失敗,躍 起再戰,盡管他怎樣狂轟濫炸,拳腳相加,也無奈吳鑒泉如棉裹鐵、
快慢相間、頓挫有致的不凡身手,威廉不但得不到便宜,反而又慣了几個響跤,這种化中而進招、四兩拔千斤的太極拳絕招施出的神威,
終于攝服了威廉。不打不相識,后來威廉成了吳鑒泉的學生,還成為北京体育研究社舉辦的吳式太極拳第一班的學員,
也是該班的唯一的外國學員。這位美國大力士學會吳式太極拳以后,是最早把太極拳介紹給美國和歐洲的洋人。
1928年,在南京舉行第一屆全國國術比賽,其間有自然門杜心武的徒弟万籟聲前去拜訪楊澄浦,忽轉念想試一下楊澄浦的功夫,
适楊公正在刷牙,万突然襲擊,一腳將楊踢倒在地,于是万向外界聲稱其打敗了楊澄浦,對此,當時國術界老前輩如劉百川等都對万很不滿,
認為對老前輩有失尊敬。楊公事后即去找鑒泉師祖,師祖平時很少生怒,該 時也忍不住要找万籟聲,后經杜心武再三替徒賠禮道歉,
遂將此事平息。
三十年代,師祖在上海商務印書館教拳時,有國術家尤彭熙者前來挑戰,尤連連跌出,認為不可思義。尤研究國術多年,后遇意拳創始人王薌齋,
隨其學藝。王先生告訴尤學成意拳可以無敵天下,故想試敵,未料一交手便 敗,十分沮喪,便問其師何故,王先生說隔日親去一試。
那日王先生帶著徒弟尤彭熙前去時,适逢鑒泉長子吳公儀先生在教拳,鑒泉不在,于是王先生便与公儀搭起手來,想不到也連連跌出,
王先生當年在袁世凱府中曾推倒李派太極創始人李瑞東,未料竟輸在公儀手上。据聞此后不久,王先生即离滬返京。
鑒泉祖師早年在北京時,与武林各派交往甚密,有通背圣手張策与鑒泉師 祖較技而成莫逆。四十年代初,因日本侵占中國,公儀、
公藻被困在香港,鑒泉師祖思子心切,又寡言語,日久成疾,先入上海紅十字醫院 (現華山醫院)就醫,去就廁時,又不慎絆跌,
師祖自知不久于世,遂回自己府中。一日師祖問其婿馬岳梁說:“公儀、公藻能赶回否?”馬師回答說:“尚無回音。”師祖即曰:
“那就不等 了,6月28日通知徒前來。”那日師祖門徒能赶到的都到了,師祖穿上壽衣,端坐在廳中,其時馬師見一部分壽衣皺疊在座中,
欲去整衣,師祖即起身自將壽衣端正好,再坐下。師祖對眾徒說其將离去,令徒要用馬車將其送往“大陸殯儀館”,于是師祖端坐而逝。
當時是1942年,馬車早已不用,一下子找不到,又是六月天,于是眾徒決定只好用小汽車,未料車剛駛出寓所到公路上便拋錨,大家十分著急。
忽見一馬車駛來,是來自蘇州的,當時正返回,經協商,車主同意將師祖肉身運往“大陸殯儀館”。原以為殯儀館無問題,
因為其老板卜曉農是馬師的學生。那年六月天 暴熱,去逝者很多,未料到后,房廳客滿,眾徒不知如何辦才好。此時有人發現有間空著,
便問卜曉農緣故,卜說那間早已被訂,一共二個房間,但只來了一位。于是找訂位的陳先生商量,陳說是他老師臨終時要他訂的,并令訂到6月28日,
說是要等一位朋友,也未被告訴是哪位朋友,反正已經是6月28日了,你就用吧。
其實這陳先生的老師是大名鼎鼎的劉神仙,万籟聲在其二十年代所著的“武術匯宗”一書中稱其為祖師,但不知其名。
劉神仙曾在金山寺与紅衣法師比賽,劉不停地吃,法師則辟谷,看誰能耐得時間長。
一日,劉神仙來到上海馬當路其學生家,說要去龍華樓吃西餐,從上午十) 點一直吃到下午四點,吃了四十克西餐,拍拍肚子說:
“差不多了”。回到陳家說:“我要死了,要用紅漆 棺材裝。”并令陳到“大陸殯儀館”定兩個房間,訂到6月28日,說是等一個朋友。
劉神仙臨終前告訴陳,他全名劉振魁,活了353歲。
如此一說,馬師才恍然大悟,因馬師早知師祖早期在北京時,就与劉神仙見過面。1942年吳鑒泉宗師不幸逝世,誠為吳式太極拳之重大損失。
師祖棺墓建在滬郊的一風水寶地之處,文革時被毀,近年又重建于滬郊。上海社務由吳英華、馬岳梁負責。
吳鑒泉宗師有二子二女,長子吳公儀(1901—1971年),次子吳公藻(1904—1981年),長女吳英華(1906—1996年)和婿馬岳梁(1901—1998年),
次女吳俊華(1910—1979年)和婿李立蓀(1911—1980年),他們都精于家傳吳式太極拳。
吳公儀、吳公藻、吳俊華和吳公儀之子吳大揆(1922—1972年)、吳大齊和女吳雁霞、婿郭少炯,吳公藻之子吳大新,先后到香港,
設鑒泉太極社,廣為宣傳吳式太極拳,并發展到澳門、新加坡、菲律賓。吳公儀之孫吳光宇在加拿大主持社務。
聯合國亦設有吳式太極拳俱樂部,聯邦德國、荷蘭亦成立鑒泉太極拳學校,由馬岳梁之子馬江豹負責,教授吳式太極拳。
另有馬吳二老之義女施梅林(又名吳雁堂,曾數次獲得中國及國際太極拳、劍冠軍)在新西蘭、台灣傳藝。
作者注:吳鑒泉弟子中有吳圖南者,為蒙古人,在其近世所著書中稱吳鑒泉之父全佑亦為蒙古人,此乃吳圖南之一相情愿,与事實不符。
又据余師講,其師兄弟中有三人同年生,即吳公儀,余師馬岳梁,還有吳圖南,皆生于1901年,然吳圖南先生竟將自己年齡記錯,
其出生居然早了十多年。還有,据余師講,其從未聞鑒泉師祖傳授吳圖南太極拳藝以達盡頭,再也不能滿足吳圖南之需求,
于是便將吳圖南介紹給楊少侯學更高妙的太極拳藝,也未听說過楊少侯与吳鑒泉太極拳藝孰高孰低,當年美國大力士到許禹生之体育研究社挑戰,
當時楊少侯、楊澄浦、吳鑒泉等多位太極名家俱在,經討論,一致要求吳鑒泉為体育社之代表,接受挑戰。另外,
吳鑒泉弟子中功夫排得上號的除吳公儀、吳公藻外,即為余師馬公岳梁,還有就是趙壽村。吳圖南先生的功夫尚排不上號,
如何自稱他對吳門太極已全部掌握,要讓其師推荐他到楊少侯處深造?!無怪乎在太極門中稱吳圖南先生為“糊涂難”先生。
|